窗簾挑選
窗簾選得好,空調開得少!
最棒的事情莫過于從酷暑中回家,推開門就有一陣涼氣撲面而來!
我說的可不是帶有定時預約或遠程遙控的空調,到家前提前把空調打開。
而是一個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空調省電全靠窗簾
磚墻是很棒的隔熱材料,通常的外墻厚度都在240mm以上,北方更會有額外的保溫層,能夠很大程度上保證室內的溫度。
保溫效果越好,空調運作起來就越省電,只要把屋子的溫度降下來,保持舒適溫度就很節能。
甚至在關掉空調出門后,過了一整天,回家時還是比外面涼快好多!
窗戶本身是家里保溫隔熱的弱點,即使換上了保溫較好好的雙層斷橋鋁窗戶,也擋不住毒辣的直射陽光,一摸玻璃都是滾燙的。
什么防曬貼膜呀、遮陽篷啊,都比不上厚重遮光的窗簾管用。
在白天完全關閉窗戶、拉上窗簾,即可保證室內涼爽。
不喜歡家里黑漆漆的,窗簾略略打開一個小縫,家里就明亮很多。
窗簾特別影響家里的視覺效果,而且有實際的作用;購買時需要定制,不方便退換,得仔細挑選才行。
挑個合適的窗簾面料
窗簾的面料就像衣服一樣講究——不同的面料能營造出不同的氛圍,也有不同的作用。
▏遮光▕
家里的窗簾一定是要遮光的,遮光效果強越好,最好拉上就伸手不見五指。
只要遮光,就絕對能隔熱,想隔熱,一定要選遮光窗簾。
淘寶上很多窗簾都標有“遮光”的字樣,可別興沖沖買了,因為這些都是所謂的“半遮光”或“90%遮光”,賣家還會振振有辭:“親,沒有面料可以做到100%遮光的?!?/p>
遮光不遮全,特別不實用,半遮光跟普通窗簾壓根兒沒區別。
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開手機閃光燈,緊貼窗簾背面,看看是否有光透出。
光透不出,那才說明好用。
遮光面料,便宜的就是帶了涂層(所謂“涂銀”)的銀色化纖布料,手感硬得跟編織袋一樣,幾塊錢一平米。
家用推薦用高精密遮光布,結構更致密,光線無法透過,價格至少30元/㎡,有不同的顏色可選,但深色的遮光效果最棒。
大部分的低端遮光窗簾都是把一層便宜的涂層布直接縫在普通布料上,雖然是能起到遮光的作用,但影響了窗簾本身的垂感,皺得跟一團塑料布掛在上面似的,開合時也有“刷拉刷拉”的噪音。
最推薦的方式,還是用兩層窗簾,一層裝飾窗簾靠屋里,遮光窗簾靠外。
遮光窗簾不求好看,能遮光就好,顏色選深灰、藏藍、黑色最靠譜。
不想要遮光遮那么嚴實時,不拉遮光窗簾層即可。
遮光窗簾和普通窗簾之間還有一層空隙,相當于雙層隔熱,效果非常棒。
我自己家里用的這種方式掛窗簾,在多云的天氣里,關上空調出門12個小時后再回到家里,還是跟開著空調一樣!
▏見光不見影▕
紗簾能夠讓光線最大程度透進來,同時又保證了自家不被外人看光光。
單掛紗簾尤其適合餐客廳等公共區域,紗簾+普通簾就適合臥室,白天拉上紗簾透光也能保證隱私。
紗簾的材質多為化纖,少部分是麻制或棉麻化纖混紡。
纖維長的麻料價格高,所以麻紗的窗簾基本都能看到明顯的“疙瘩”,也算是獨特風格。
紗簾不止有白色可選,不同顏色透光效果也各有不同,也能有印花或刺繡裝飾。
有的紗簾帶反光效果,有的不帶。
通常自家用,最便宜幾塊十幾塊每平米的就夠用了。
▏普通遮陽或裝飾▕
普通的窗簾也就這些用途了,最常見的面料有下面幾種。
面料種類太多,可能會挑花眼,但我們給大家的建議是,看你的沙發和床品材質,做到一致即可。
床品是緞面的,窗簾也緞面;床品是亞麻的,窗簾也選亞麻的,依此類推,肯定沒錯。
棉麻混紡:
最主流的窗簾材質了,純色和刺繡的簾子基本都是它,印花的少一些。
大部分的所謂棉麻都是化纖混紡棉麻,表面能夠看到明顯的經緯紋理,但也有纖維線條粗細之分。
家里若是布藝沙發,選配這種面料的窗簾就很搭,材質紋理效果很一致。
很多棉麻都聲稱自己“遮光”,但實際的效果如下:
純棉/混紡:
純棉的窗簾少,做普通的垂簾,面料得有垂感、柔軟一些的好,純棉面料本身比較硬挺,垂感不夠,更建議做成羅馬簾或卷簾。
絨面化纖:
絨面質感的簾子自帶華麗感,垂感一級棒,特別適合輕奢復古范兒,質感厚重,隔音保溫效果一流。
化纖面料的分類特別復雜,什么意大利絨、法蘭絨、天鵝絨、金絲絨、珍珠絨、雪尼爾等,自己挑看光澤度就好,例如意大利絨就是高光澤效果的。
絨面純色的就夠了,不需要任何花紋。
緞面化纖:
仿真絲效果,純色、印花和刺繡都有,還可以做暗紋。
光澤度太高的話,屬于比較過時的土豪宮廷風,除非床品是100%桑蠶絲,否則建議啞光質感就好,要么根本鎮不住場子,更何況這窗簾壓根兒也不是真絲。
其它材質:
一些比較偏門的材質,只能用于卷簾和百葉簾,見得多的可能是竹簾、蘆葦簾,可營造出原始、自然的氛圍,遮陽又透光。
百葉簾則有PVC、鋁合金、木質。
三、窗簾還有那么多種安法
選好了窗簾材質,只算功課做了一半
▏掛滿墻or只遮窗?▕
兩種掛法,花費可是完全不一樣的呢!
若是陽臺、飄窗,一定是推薦滿墻掛,這樣更有整體感。
一個孤零零的小窗戶若是掛獨簾子,會顯得小氣,不如直接掛滿窗簾,或用窗簾把它”偽裝“成一個大窗戶。
若房間較大,窗戶的本身面積也大,只遮窗戶也不會顯得小氣。
但窗簾桿一定要比窗戶寬、比窗戶高。
窗簾就是不怕高、不怕寬。
多面連續的窗戶,兩種掛法都適合,就看想要營造出什么樣的畫風了。
不過國內的戶型,很少能有這么棒的窗戶。
▏直簾、卷簾or羅馬簾、百葉簾?▕
直簾就是我們平時最常見的窗簾形式,價格不一定是最便宜的,因為需要預留褶皺。
單論性價比,未必比得上卷簾。
但要追求遮光,只有直簾能做到,其它的統統要從邊緣漏光。
直簾我們建議一定要落地,半拉子的直簾從視覺上就砍層高,若窗戶前有大件家具,那么還是不用直簾的好,或干脆把直簾掖到家具背后。
卷簾的話顯得很干凈利落,更有現代感,可以買好看的布拿去加工,卷簾不太挑布料材質。
但是卷簾不建議完全放下來,半開著剛剛好,全放下來了特別憋屈。
羅馬簾也算卷簾的一種,適合瘦高或正方形的窗戶,較寬的窗戶掛羅馬簾比例就不協調了。
很多市面上的羅馬簾極盡奢華之能,頂上有垂幔、下面有半圓形裝飾,這些都是不必要的,簡簡單單其實就很好。
羅馬簾頂著天花板或接近天花板安裝,能有提升層高的功效!
百葉簾能夠調節光線明暗程度,木制的百葉簾特別有復古輕奢的范兒,自帶殖民地風,當然價格上也比較輕奢。
▏羅馬桿or滑軌?▕
針對直簾來說,軌道可以選兩種:羅馬桿或滑軌。
滑軌通常與窗簾盒搭配,就是在滑軌外加一層用大芯板或石膏板做的板子擋住窗簾的最頂端,或干脆全屋吊頂,把滑軌藏在吊頂里。
想要遮光效果好,一定要加裝窗簾盒!
羅馬桿就隨意很多,直接釘在墻上就能用,樣式也千變萬化。
安裝時也是接近天花板會更有氣質,顯層高高,屋里更通透。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會漏光。
要裝雙層窗簾時,也是軌道更簡約一些。
若要用羅馬桿,最好兩根桿子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前一后,別一上一下,而且桿子本身樣式基本款就好。
窗簾桿或軌道可以裝修時就裝上,窗簾倒可以日后慢慢買,不用急著在一家定了,尤其實體店沒什么太多選擇。
四、窗簾這么買最省錢
挑好了簾子,就可以下手購買了。
和賣家聊天時,還有這些名詞你得弄懂。
▏幾倍褶▕
直簾不是直勾勾掛在上面的,3米的墻只用3米的布料肯定不夠,一定要留出充分的余量。
目前的最低倍數是1.5或1.6倍褶,也就是3米的墻用4.5米或4.8米的布料。
超過2.5倍褶就會過于繁復了,窗簾拉開時也都會全部堆在一起。
普通家用,1.6~2倍就足夠了,好看也省錢。
紗簾的話,用1.8~2倍褶更容易出效果。
▏掛環方式▕
窗簾選好了,尺寸也定了,賣家會問你用什么樣式的簾頭。
S鉤、四爪鉤、韓折式、納米環、穿桿式、吊帶式……
這都是什么鬼?
四爪鉤本身起來很方便,而且能夠根據不同褶皺倍數調整掛鉤方式,算是目前的主流,也是最省錢的工藝。
默認選它好了。
S鉤的做工和價格與四爪鉤完全一樣,只是掛鉤樣式不同,能掛出和納米環一樣的效果。
納米環只能穿在羅馬桿上,工費貴輔料貴,拆洗還不方便,除非特別喜歡它的式樣,要不沒必要。
韓折式早就存在了,但似乎是這幾年才給的它這個名稱(你們懂淘寶的,一切皆韓版),也是較為花哨的樣式,如果要額外價錢的話也沒必要選它。
穿桿式和吊帶式都是布料直接和掛桿摩擦,開合不順暢,除非是做暖簾等完全不開合的掛簾,要不還是別選這兩種方式的簾子了,工費還貴。
花哨的輔料一律不要▕
除非喜歡華麗浮夸的土豪宮廷風,或者有美圖作為指導,要不除開窗簾,什么額外的東西都不要。
不需要弄懂對方問的是什么,一律說不要。
“簾頭要嗎?”
“不要?!?/p>
“花邊/流蘇/亮片要嗎?”
“不要?!?/p>
“窗簾掛鉤要嗎?”
“不要?!?/p>
“系帶要嗎?”
“不要?!?/p>
“系帶是送的?!?/p>
“好吧,要?!?/p>
五、最后的最后……
窗簾也是釋放甲醛的大戶,染色時添加的溶劑要是質量不好,容易揮發出高濃度的甲醛。
買窗簾時別一味地貪便宜,買來后如果有味兒,先洗一次,掛上后多通風。